昭通网 发表于 2019-4-8 22:16:57

一辈子都在海上,这样的生活在这里可以感触感染 到

房车旅行的第110天,我们在新村港看到了一座在海上的村落 。

宽阔的港湾上密密层层的飘浮着一幢幢小木屋,船上的医院、派出所、饭铺 、住宅一应俱全......









口岸 有很多“船的”,一块钱可以做到对岸,五十块包船可以游览整个海上村落 。







房子的四周浮着一个个网格状用木块围成的年夜 小相仿、呈井田式规矩 排列的养殖网箱,这些网箱就被称之为“渔排”,加上远处那插在浅滩上围地养殖的一道道竹篱及其在水面形成的倒影,使整个新村港看上去像一个水上田园。












世世代代在这片海上以舟为家的渔民们,就是耕海谋生的“疍家人”。










他们自从秦汉时期就从年夜 陆来到海南,习水驾舟善于耕海,以舟为屋,随鱼虾汛期随处 迁徙。

他们以船为家,随海而动,把所有的离合悲欢 、喜怒哀乐都装在一艘小船上。







和其他村 一样,这里其实也有WIFI,也有电视,晚上也是一片灯火通明。唯一不合的是,这里被年夜 海阻隔,在一湾碧水下多了几分神秘感。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会生活在海上?




疍家人的书面意思为以疍为家的人,而疍形同蛋,因疍家人的船舶外形形似蛋壳浮于海面,故得名。但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波 搏斗,生命难获得 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软弱 ,故称为疍家。









疍家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的古越族。相传早在清朝的乾隆年间,福建和广东两地的疍家人划过汹涌的琼州海峡,沿海南岛东岸南下,直至海的尽头,也就是现在的三亚。并在此安顿了下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海南疍家人。




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年夜 部分研究者认为疍家人是原居于百越人。历史学者罗香林认为“水上人”就是越族后裔。然而,疍民也不一定是纯真 的民族,可能在历史不合时期融合了不合人群。



现如今,斗转星移,疍家人的生活也产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上岸 上岸,在岸上工作生活,在岸上盖房和娶妻生子,还有的年轻人考上年夜 学后就留在了年夜 城市生活,他们这一代人正绎着“鱼虾上岸学走路”的疍家新生活。






能近距离接触到疍家人的生活,感触感染 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到不合的民俗风情,这正是旅居生活的魅力所在。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电话:0870-2156588 邮箱:信箱:569098112@qq.com。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辈子都在海上,这样的生活在这里可以感触感染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