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汽车网 发表于 2019-4-12 17:30:45

探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

本地 人新房盖好后,第一件事不是买家具,而是求一幅字画挂在墙上。


通渭人家中少不了字画。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影


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 李傲)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通渭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上至耄耋老人,下到方才 识字的孩童,书画融入本地 人的生活之中。书画在通渭并未脱离艺术领域 ,它依然讲究流派、章法,但同时通渭的书画艺术也多了些“地气”,它是每家每户的日常,更是生活的一种陪伴与热爱。通渭县近50万人中,不算喜好 者,仅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的人就跨越 1万人,甚至本地 人在新房盖好后,第一件事不是买家具,而是求一幅字画挂在墙上,对书画,本地 人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和喜欢。

89岁农民与书法相伴一生

平襄镇店子村位于通渭县城西侧,距离通渭火车站约8公里。与很多人对西北地区乡村的印象相同,黄土地、土坯房组成 了这里主要的景色。店子村虽小,但不少字画喜好 者常会从县城赶来此地,多半 人也只有一个目的——求一幅字。而所求对象,正是通渭县农民书法家的代表,今年已89岁的李济畅。


通渭人家中少不了字画。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影


日前,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来到位于店子村南侧胡同的李济畅家中。黄土和原木组成了衡宇 ,可院门口张贴的春联 鸾翔凤翥 、屋内满墙字画美不堪 收,诉说着这家普通的西北村居其实并不简单。

正对院门口的是李济畅与老伴的起居室。一张长板搭在炕边,长板另一侧由竖起的茶几支撑,长板、炕头和侧立的茶几,三者组成 了李济畅的“写字台”。砚台、毛笔摆满中堂下的书桌,一摞诗词书籍“挤”在炕头一角,李济畅的“天地”全被字画所占据。

今年89岁的李济畅老人,耳已有些背,行走也略有未便 ,每天除了在院内走走就是在屋里写字、练字帖。十几岁学习写字至今,书法彻底转变 了他的人生。

“以前家里条件欠好 ,买不起宣纸,就在方砖上沾水练字,后来条件好了点,才像这样用上了宣纸,”李济畅说到。上世纪80年代,李济畅从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函授卒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 ,书画交易逐渐兴起,书法、字画也开始具备商品属性。而李济畅也在这一时期卖出了第一幅字。

据李济畅的三儿子回忆,1989年,父亲用自己的书法换来了2元钱,“现在的话,一幅四屏书法一般至少是400元到500元左右。”

视频加载中...

欣赏李济畅的作品请看视频。视频拍摄制作 新京报记者 李傲

作为本地 农民书法家的代表,李济畅此前在县城写了20年的字,并曾开设自己的画廊。但由于每天写字时间很长,使他的颈椎受到了伤害,直到今天,李济畅还常会觉得 颈椎疼痛、头晕。这也是后来,儿女将李济畅接回家中写字的主要原因。

对于练字,李济畅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不认同丑书、怪书,立异 应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来做。“主修”楷书的李济畅,也喜欢收藏行书、草书、隶书。“平时看别人的作品,就会耳濡目染,自己慢慢就有了悟性。”在他看来,虽然书法提倡专修一门,但平时也要博览众长。“吃饭要吃五谷杂粮,吃什么就能长出什么样子的面貌,这样才会身体健康,书法也一样,看的多了,慢慢形成自己的器械 。加上练习,就会形成自己的作风 。”

而在李济畅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子也都理解 习字、写字。挂在中堂的两幅隶书,就是 出自李济畅的孙子之手。

80岁老人始学画 只因邻居小孩爱竹子


80岁老人李殿藩家中摆满书法作品。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影


宣纸铺满床铺,铺在过道走廊,铺在房间地上,这是80岁老人李殿藩的家。

李殿藩是曾在县内中学担负 校长。早已退休的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自己热爱的书法与字画。不合于李济畅“农民书法家”的身份,李殿藩更像是 “有文化的邻家老爷爷”。

当天下午,李殿藩正坐在一楼练习硬笔书法字帖。在注解 来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二楼的屋内。相比一楼房间中书桌、台灯、挂画等安排 ,走上二楼能力 真正理解一个通渭“书法喜好 者”的狂热。

二楼通道的尽头堆满了宣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诗词、成语。整个二楼共3间衡宇 ,其中两间是李殿藩的书法收藏室。位于中间的那间屋子最为常用,李殿藩常在这里写字作画。屋内的书桌、地面甚至木板床上都堆满了李殿藩平时练字、习字的书法作品。李殿藩腿脚欠好 ,上下楼需要借着栏杆的赞助 ,一步步小心翼翼,但他依然选择每天往返于一二楼之间。


八旬老人始学画竹。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影


当记者拿起桌上一幅未完成的竹子画时,李殿藩连忙用手盖住,并示意“画得欠好 ,还是看书法吧”。询问后得知,竹子画并非李殿藩的“专业”,而是近期刚开始学习。说起缘由,他表示是因为邻居的小孩来问“爷爷会不会画竹子”,他才想着书画相同,便开始自己琢磨起来。刚过完80岁生日的李殿藩开始照着山水画一笔一画地练习,“小孩喜欢,我想应该跟写字差不多,就画着试试看”,他说。

在书桌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副春联 与祝福语,落款写道“殿藩同学八十荣庆纪念”,李殿藩告诉记者,这是八十年夜 寿时石友 相赠的字画,由石友 亲笔题写。已过耄耋之年的李殿藩喜欢分享自己的自得 作品,说起写字、书法,更是快乐得像小孩子一样。

在通渭 书画艺术无处不在

如今的通渭已被打上了浓浓的“书画”标签。在这里,书画可以是居高临下 的艺术追求,也可以是扎根乡土、走进每小我 家中的生活方法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形容绝非夸张,这种气氛 从在通渭迈出第一步起,便时刻随同 。

走出通渭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耸立 着的一个个“毛笔型”建筑,上面分别刻有“耕读传家”“书画之乡”等四字词语。而位于通渭火车站东南偏向 的通渭文化广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石碑成为本地 标记 性所在 ,无不彰显着书画艺术在本地 的代表性。

记者在走访中发明 ,无论是通渭本地 的饭铺 、办公室还是居民家中,字画都是墙上的必弗成 少的装饰品。少则一幅,多则挂满整面墙。通渭县文化家当 办公室主任吴映辉介绍,通渭县近50万人中,从事专业书画创作的人跨越 1万人,从喜好 与收藏的角度,居民家中更是几乎家家挂有字画,在通渭街头,几乎随便找位路人,聊起书画都能头头是道。


一幅字画被付与 了美好的寄义 。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影


字画的传承在通渭县可谓历史悠久。吴映辉表示,自公元前114年至今,通渭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不少通渭人在外当官,接触字画艺术后,将欣赏、保存字画的习惯也带回了家乡。习字练画、收藏书画的气氛 也逐渐传承下来。

“这边的人,就是讲究家里挂上一幅字,就代表家庭有福、人丁兴旺,”吴映辉解释道,“很多人在新房盖好后,第一件事就是求一幅字画,逢年过节,家门口的春联、春联 更是成为年夜 家小试身手的最好机会。”而依据 字画的内容、作者不合,也产生了不合的祈愿。如挂一幅将军的书法,是希望家中正气凛然,而挂一幅山水画,则代表村民对家中风调雨顺的希望。

199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通渭县农民书画展”,同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耕读文化的传承,也为书画艺术在民间的开花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通渭人,也将书画作为寄情的载体,通渭本地 也涌现出一年夜 批书画艺术家,在此形成的繁华 的书画交易市场也成为本地 最年夜 特色。

新京报记者 张羽 李傲 编辑   张牵

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电话:0870-2156588 邮箱:信箱:569098112@qq.com。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