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房产网 发表于 2019-5-16 18:25:33

让乡村旅游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家当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充裕 。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增进 农村一二三家当 融合成长 ,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成长 ,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更好施展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亟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 ,增进 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转换成长 动力机制。我国乡村旅游年夜 多是乡村居民自主自发成长 起来的。在这一进程 中,弗成 避免地涌现 了乡村旅游范围 偏小、缺乏特色、可连续 性不强等问题。新时代,应充分施展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筹支配 、统一计划 ,在充分尊重乡村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结构 和差别 化设计,努力打造具有处所 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融入全域旅游理念。从区域范围 来看,乡村是开展全域旅游最适合 的空间和场合 之一。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赖以成长 的重要基础,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重要特色。这些资源在乡村的弗成 朋分 性决定了个别 农户难以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乡村旅游体验。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是乡村全体居民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只有乡村居民集体介入 、配合 推动的乡村旅游,对游客才最有吸引力。应从乡村全域的视角对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建设乡村居民配合 介入 的民俗村等,让乡村旅游焕发久长 生命力。

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立异 。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成长 史孕育了悠久残暴 的农耕文化,为各地成长 乡村旅游提供了适宜土壤。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魂,也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积极推进农耕文化的掩护 、传承与立异 ,是乡村旅游实现可连续 成长 的内在要求。应充分挖掘乡村农耕文化资源,强化全社会对农耕文化资源的掩护 意识,积极传承和成长 包含 农耕技艺、乡约民俗、餐饮服饰、传统民居等在内的优秀农耕文化,将其有机融入乡村旅游各个环节,赓续 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

积极打造生态宜居新乡村。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这就要求各地在成长 乡村旅游时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办法 运用到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进程 中。以推进茅厕 革命为契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年夜 乡村街道、河道治理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建设,通过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优化乡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加强乡土专业人才培养。乡村居民是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的传承者、立异 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乡村旅游项目的质量、水平和特色。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以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旅游合作社成员、返乡创业人员等为重点对象,加强乡土专业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乡村旅游的办事 质量和经营水平,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年夜 学旅游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9日 09 版)

(责编:连品洁、刘佳)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电话:0870-2156588 邮箱:信箱:569098112@qq.com。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乡村旅游更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