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网_昭通热线网ztrxw.cn

昭通热线网广告位出租好餐具赚取积分
迷迭香
发表于: 2016-10-21 1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一学校午餐吃虾,
五年级很多孩子竟因懒得剥而选择不吃

2016-10-12    昭通热线网   分享

在学校菜单里,虾是一道常见菜,一个学期总要吃上五六回。这个学期从开学到现在,沼虾、明虾换着花样,孩子们已经吃了三顿。

  那天中午,正好轮到我给孩子分菜,有几个孩子发现荤菜是虾之后,拿着餐盒直接就绕过了我,说自己只要吃点蔬菜喝点汤就行,虾省给其他同学好了。还有几个孩子虽然拿到了虾,但回到座位上一转眼就把盘里的虾拨给了前后桌的同学。

  后来我问了一下,班上竟然有近1/3的孩子没有吃虾。问他们爱不爱吃虾,多数人猛点头,不过因为懒得剥或不会剥虾壳,他们面对美食宁可忍着。这群孩子中,女生占了多数。

  有趣的是,这个班的孩子在4年前,就因为剥虾的问题上过报纸。

  记者在2012年的一则新闻里发现了张老师的名字。当时是学校开学的第二天,一年级新生午餐吃虾,结果老师发现很多孩子只吃饭不吃虾。一问才知道,全班30多个孩子只有少数几个会自己剥虾壳。于是老师只好在讲台上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把虾头拧下来,从哪里下手慢慢剥出虾肉。

  “还真是我哎。”记者把报道打印给张老师看,她显然已经忘记这件事了。“现在孩子的头脑是一届比一届灵光,动手能力和意愿却是一届不如一届。”张老师说,小学老师平时除了教学科知识,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孩子们各种自理技能,比如理书包、拿扫帚、剔鱼刺……像剥虾壳这样的事儿,她感觉做过太多,所以即便上过报,也没那么记忆犹新。

  油爆虾、龙井虾仁、虾爆鳝面……杭州人对虾的热爱也是要溢出来了。不过,一道美味的“盐水大虾”前几天却在一群杭州小学生面前遭遇了冷场,原因不是它的味道,而是那层薄薄的虾壳。

  上周四,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在朋友圈里感慨:今天午餐吃虾,五年级班主任告诉我很多孩子都不吃虾,不是因为过敏,而是不愿或不会剥虾,从小到大家里吃虾都有人剥好的!过敏可以理解,孩子小,大人帮着剥也没问题,关键是五年级了,都11岁的孩子了。

  前天,记者来到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找到了五年级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张晴虹,请她还原了当天午餐时的场景——

  为什么不吃虾·班主任版答案

  家里练得不够

  为什么从一年级就开始学的剥虾壳,到了五年级还没有成为全体孩子必备的技能?

  张老师分析,可能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这方面的技能并不看重,再一个原因是家里老人太宠爱,这其中和家庭经济条件等都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不吃的孩子基本也都会剥虾,就是剥的速度,快慢程度不同。”张老师说,有的孩子虽然会,但在家里并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有父母看着孩子剥虾壳,觉得又麻烦又浪费时间,索性自己代劳了,节约下来时间,让孩子多做点习题。同理,所以到现在,打扫了近5年的班级卫生,还有孩子连扫帚总是拿反,带到学校的水果也都是香蕉、橘子这种只需要剥皮,或者全是切成薄片,剥到果肉的水果盒,“柚子不见白膜,苹果都是薄片的那种。”张老师说。

  和张老师一个办公室的另一位五年级老师也表示,班上孩子遇到吃虾,不少人会选择不吃,虽然仅仅从剥虾这件事,无法上升到判断这些孩子其他动手能力、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表现。但有一点却很明显,和拒绝吃虾的孩子相比,那些在学校喜欢吃虾吃鱼的孩子通常体质都不会差。

为什么不吃虾·孩子版答案

  懒得剥,怕麻烦

  长着一张圆圆脸的于桐涛在班上属于“大块头”,不少女生说起他,就嚷嚷着让他减肥。这个开朗的男生告诉记者,学校安排吃虾的中午他会超级开心,因为可以多吃好几份,像上周,每人一餐大约4只左右的大虾,他一个人就吃了十几只,“嗯,我的前后桌都把虾给我,说剥虾太麻烦。”

  于桐涛对自己剥虾的功夫倒挺有自信的,表示20分钟左右的午餐时间,搞定十几只虾,再吃完一大碗饭,配菜和汤,完全妥妥的,“没觉得时间不够啊。”小男生说。

  为什么不愿动手剥虾,记者问了那天没吃虾的两名女生,她们给的答案是太烦了、懒得剥。

  一名小姑娘说,自己在家也是这样,其实挺爱吃虾的,但每次只动手剥两只,然后就懒得动手。妈妈倒不会帮忙,“其实我还是有点害怕告诉妈妈,那天中午在学校没有吃虾这件事,怕她批评我懒。”另一名小女生倒是心大得很,说不怕爸妈知道这事,因为他们并不会说什么,家里每次吃虾,外婆都会替她剥一大盘。

  “其实我会剥的,在家里我还自己洗内裤,洗碗。”其中一名小女孩觉得剥虾并不足以证明自己动手能力差,在她说话的时候,一旁张老师忍不住问了一句:“做这些家务很多是因为要完成家务活动这项回家作业吧?”女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在听完女同学不吃虾的解释后,于桐涛的一句话让记者觉得挺有意思。这名萌萌哒的男生劝女同学:“你喜欢吃虾就应该学会剥虾,不然会馋死的。”

  为什么不吃虾·家长版答案

  一着急没忍住,帮孩子剥了

  其实在校长张敏在朋友圈里发感慨的那天,很多学校家长就开始讨论这件事,因为全校有九成以上的家长都加了张校长的微信。

  “放学回家专门问了我家小子,今天有没有吃虾?他说我吃了,很多人没有吃,那个虾的壳太硬了,太难剥了。”男生曹宇阳的妈妈说,很庆幸自己没有溺爱自己的孩子。

  一名网名叫“墨墨成长”的家长看到张校长的消息后,在下面默默跟帖:我错了,一着急,我就给他剥了。

  有家长留言,说这是个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自己孩子开始也这样,后来发现问题,马上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更多“躺枪”的爸妈都认同张校长在这条消息下加的点评:“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被最爱的人爱残的”,认为过分的关注其实是害了孩子,但在真正做时,有时又实在忍不住,最后就只能接受现实了。爸妈一放手,孩子就成长

  听听这位校长老爸的养育观

  在采访剥虾的同时,其实记者还关注了另外一项正在孩子们身上“退化”的技能——前滚翻。杭州某初中的一个班有两成多学生不会前滚翻。孩子们说,记忆中小时候就没玩过翻跟斗,可能是爸妈怕危险(详见本报10月16日A7版)。

  “我儿子三岁时,前滚翻就滚得很溜了。”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说,孩子们吃虾的事给了他一个启发,下个学期,他准备在学校办一次“家务”大赛,就比比谁书包整理得好,谁拖地拖得干净……“现在的家长不吝啬爱,他们对孩子的爱就像眼下杭城的桂花,不用问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味道,但这种打开爱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对的。”

  哪种爱的方式更合适孩子,就像教育本身,并不能一刀切地给出标准答案。我们更想和大家讲讲,张敏自己是怎样养儿子的。

  这个暑假,张敏一家成了全国网红,因为一篇儿子旅游时不小心小手脱臼,在美国求医的文章。而儿子米乐脱臼的原因很简单,在美国,父子俩还在玩背翻等很多家长看上去危险的游戏,拉扯中,孩子的左手脱臼了。其实米乐的运动能力超过了不少同龄人,像立定跳远,4岁半的小人儿能跳1.15米,按之前的小学生体测标准达到了一年级男生的65分。

  儿子出生后,张敏和妻子乐妈就达成了一致的养育观:爸妈一放手,孩子就成长。

  米乐刚学会走路时,乐妈不准别人扶着他走,摔跤磕碰数次依旧大胆放手。17个月,米乐学着自己吃饭,吃得满地狼藉,爸妈也决不插手。

  这两天,很多爸妈在转日本女孩小花从小被妈妈教育拿刀做饭的事。米乐也是这样一个已经走进厨房的小男生,拿着菜刀,给大排做按摩,帮爸爸往菜里加盐放水。从小,张敏夫妻俩就鼓励儿子,家务活样样都要参与。剥毛豆、洗菜、淘米、烧菜、洗衣服……只要有兴趣,就去做,所以现在的米乐能独立洗澡、洗头,剪指甲。这个学期,他还学了一项新技能,独立烧赤豆薏米粥,在锅里放上材料,淘洗干净,放好水,放进电饭煲,按下预约按钮,一家人的早饭就这样被米乐一条龙式承包了。

  张敏经常在微信上晒儿子,他的粉丝、一大拨本校外校的家长看得直流口水。不过各种赞,倒没有让张敏觉得很得意。他说,每天看他晒娃的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儿子米乐是个天使般完美的孩子。其实完美孩子只存在于父母的相像中。米乐就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孩子,有优点有不足,和所有孩子一样,时常在天使和魔鬼之间切换,个性很强,会在大庭广众下歇斯底里,会无理蛮横。学习各种技能时,会有一堆麻烦的问题等着他和乐妈去收拾,但这就是父母要做的功课。

  孩子要感受的不单是爱,还有生活的真实

  我家的小朋友曾经也不会剥虾壳。

  那是他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午餐有白煮虾,爱吃虾的他并没有选择,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些嚣张的腿和须。家里的虾哪有这么麻烦?

  家庭生活时常会隐蔽掉这些细节,只有当孩子置身同龄人的世界,才会凸显出来。在家庭中,大人会帮孩子做掉这些琐事。而且,这样的帮助还会冠以精细化养护的帽子。

  可仔细想想,这是否就真是爱的表达?恐怕多数时候是为了避免之后更多的麻烦,比如——他被虾皮塞了牙缝,他制造了一桌子的狼藉,还有脏兮兮的手与嘴脸,他耗费了时间又必须被敦促去往另一个生活场景——这些都等着大人去处理。

  过度关注的背后,其实有着大人的惰性。

  我们始终把成长中的孩子当成一个婴孩,在不敢放手的控制之外,其实也未曾探寻成长的必然。孩子要感受的,不单单是大人的爱,还有真实的生活。如何将一只虾送到嘴里,感受味觉的享受——这,就是生活的组成。

  想起夏天前段时间大热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自然中的生存与轮回之外,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离别。很难忘的是熊猫丫丫和女儿美美,当美美颤悠悠爬上那棵大树,丫丫最终选择了离去。离别是感伤,也是感动,它意味着一个孩子有了攀登的技能。

  两代之间,最终的走向都是如此。你是你,我是我,在一段关于成长和衰老的陪伴后,终将各自远行。当一个孩子在该剥出一个虾的年龄,却对它束手无策时,你能否如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那样:不必追。

  现实是,无论你付出多少,都不可能成为完美的父母。孩子总要自己摔倒自己爬起,然后感知疼痛;自己失去自己争取,才懂得珍贵。

  而精细化的爱,是否能换种方式,精细于孩子的成长与内心,而不仅仅是某些行为的替代。

  这两天,我又问了孩子:幼儿园的虾你怎么吃的?他说:自己剥啊,可是手好脏!

  这就对了。起码,他学会如何处理最初的问题,然后去面对接下来的问题,而人生,不止于剥虾与洗手。记者孙雯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上一篇:身份证还有这个冷知识,我第一次听说!
下一篇:别小看这个杯子 它居然能装下1吨纯净水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982 | 回复: 982


昭通热线网商务合作QQ

625134853 QQ群169427445

昭通装修建材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免费发布装修建材信息

昭通人才招聘网官网

发布招聘信息就上昭通人才招聘网 交流群QQ :115912447

展开

手机版|小黑屋|公司简介|  滇ICP备15005425号-1 js??

GMT+8, 2024-3-29 06:34 Powered by 昭通热线网 X3.2

昭通网_昭通热线网ztrxw.cn © 2011-2018 昭通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